首页 >>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 >>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妈妈 心毒 我用闲书成圣人 硬核快穿 娱乐之荒野食神 北洋枭雄 风荷举 六零神笔马良 头狼 海怪联盟 
中国古典戏曲鉴赏 柏红秀 - 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全文阅读 - 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txt下载 - 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最新章节

第二章 《琵琶记》(2/5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到了京城,恰逢弥陀寺开会,赵五娘便把公婆的肖像放置到供坛上礼拜。此时,蔡伯喈亦来寺中为父母祈福,赵五娘回避时匆忙间来不及收拾肖像便避去,结果肖像被蔡伯喈的随从取走,放进蔡伯喈的书房。赵五娘得知遇到的就是丈夫蔡伯喈,便登门探讯。恰逢牛府要招收使女,她于是被牛小姐留了下来。后来经过深入的交谈,牛小姐知晓赵五娘就是丈夫的前妻。听完赵五娘的苦难经历后,牛小姐非常难过,深表同情,以姐姐称呼赵五娘。赵五娘按照牛小姐的吩咐在公婆的肖像上题诗一首,蔡伯喈公务归来后读到这首诗后非常奇怪。在牛小姐的引见之下,他们夫妻最终相认,百感交集。蔡伯喈于是请示太师及朝廷,带着两位妻子归乡守孝。三年后,太师奏闻朝廷,奉旨去蔡伯喈的家乡,授予他们一门旌表,蔡伯喈最终也被授予中郎将之官职。

四、作品主题

从上述剧情来看,蔡伯喈不能赡养父母,致使他们在荒年饿死,并且让他的妻子承受了巨大的生活苦难,都不是他个人的主观意愿。蔡伯喈因为父母年纪高迈,所以尽管满腹才华,却打算与家人誓守在一起,过田园生活,“真乐在田园,何必当今公与侯”。但他的行为却不为父亲所理解。他父亲认为孝有大小、始终之分,其中登朝入仕、荣耀父母是大孝,“以家贫亲老,不为禄仕,所以为不孝”、“你去做官时节,也显得父母好处,不是大孝,却是甚么”。他认为蔡伯喈无心功名并不是真心出于孝道,而是因为新婚燕尔,贪恋妻子。父亲的话使蔡伯喈有口难辩,无奈之下,只好进京赴考。尽管蔡伯喈离家时,对家事作了妥当的安排,不但将年迈的父母和娇弱的妻子托付给邻居张大公,而且与妻子分别时,又万般嘱咐她要赡待公婆。但是临别前,他仍然对家人充满担忧,“只怕万里关山,那更音信难凭”,“正是马行十步九回头。归家只恐伤亲意,阁泪汪汪不敢流”。

到了京城,他一举即中,但从此人生却不能自主。先是牛太师逼婚,后来他想辞官,皇帝又不允许。入赘到牛府后,尽管蔡伯喈生活上锦衣玉食,仕途上如鱼得水,身边还伴有美艳贤慧的牛小姐,但他却因为思念家人而终日双眉紧锁、愁肠百结、度日如年。新婚之夜,虽然惊于牛小姐的美貌,但心中想的却是千里之外音信全无的家人,“细思之,此事岂吾意欲?有人在高堂孤独。可惜新人笑语喧,不知我旧人哭。兀的东床,难教我坦腹”。独处时,他常常弹琴来排谴内心的忧愁,当牛小姐要他弹奏时,他虽然强作欢颜,但演奏的都是那些表达失去伴侣和思念家乡之类的忧伤乐曲。后来他听说家乡发生饥荒,尽管他十分惧怕牛太师,但是仍然暗中花重金找人寄信给家人。当牛太师同意派人去接他家人时,他还虔诚地到寺庙里为家人的平安到来祈福。

可见,造成蔡伯喈人生悲剧的原因是他所处的社会,概括而言,即“三不从”:辞考,父亲不从;辞婚,牛太师不从;辞官,皇帝不从。可见,作品中蔡伯喈的个人愿望与社会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冲突。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,蔡伯喈先是进行坚决的抗争,抗争无果后,内心充满着无穷的忧愁。他的忧愁深深地打动了身边的牛小姐,在牛小姐的劝说下,不但牛太师转变了心意,而且蔡伯喈还与赵五娘团圆,同时又在牛太师的帮助下,蔡伯喈携妻回乡替父母守孝,最终得到朝廷的表彰。所以蔡伯喈始终是一位全忠全孝的读书人形象。作品借蔡伯喈宣扬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。

正因为如此,作品中除蔡伯喈以外,不少被歌颂的正面人物身上也体现出非常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意识。如牛小姐,虽然正值青春年少,却清心寡欲,心如止水,独爱清幽,整日里藏在深闺,埋头做女红。她不仅自己如此,对婢女也作如此严格的要求,惜春曾报怨道:“我伏侍着你时节,见男儿也不许我抬头看一看。”唯一让她内心起波动的是蔡伯喈的辞婚,她当即向父亲表示不愿强人所难。后来知道蔡伯喈已经有妻子、且父母远在他乡的真相后,她也极通情达理,不但请求牛太师放她跟蔡伯喈一起回乡,而且还愿意以小妾的身份去照顾公婆以尽妇道,被牛太师拒绝后,她更打算以死的方式让蔡伯喈摆脱牛太师的逼迫,从巨大的痛苦中解放出来。牛太师正是在她的劝说下才顿悟过来。后来她与赵五娘相认后,非但不嫉妒、不迫害,而且还不顾相府小姐的尊贵身份,称之为姐姐。可见,牛小姐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不折不扣的践行者。

除了牛小姐以外,赵五娘身上也留有这样的烙印。她对于蔡伯喈新婚不久便赴京求取功名,虽然也有埋怨,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基于自己的幸福考虑,而是觉得蔡伯喈没有尽到孝道。蔡伯喈走后,她自觉地承担起照顾公婆的重任,其出发点是“索性做个孝妇贤妻,也落得名标青史”,“奴家一来要成丈夫之名,二来要尽为妇之道,尽心竭力,朝夕奉养”。她公公去世前,出于对蔡伯喈一去不归的愤慨和对赵五娘孝心的真诚感动,邻居张大公写书让她不要守孝,早点嫁人,她毅然拒绝道:“自古道: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嫁二夫,休写,公公”,“我一鞍一马,誓无他志”等。同样,她千里寻夫,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,而是为了公婆,“非是奴寻夫远游,只怕我公婆绝后”。作品中,将蔡伯喈称为“全忠全孝”,将赵五娘誉为“有贞有烈”,所谓“忠”、“孝”、“贞”、“烈”都隶属于封建伦理道德的高度范畴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喜欢中国古典戏曲鉴赏请大家收藏:(m.q1wx.org)中国古典戏曲鉴赏Q1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我用闲书成圣人 万古神帝 我:最强门卫秦大爷 顽石 大奉打更人 明天下 众神世界 重生东京泡沫时代 战锤巫师 第七十天 黎明之剑 一开始,我只想做演员 潋滟 一枝 [足球]队长